全球市場恐深受美原油出口禁令松動之害
2015-08-04 10:38:13
摘要:在如今全球石油市場供給過剩的前提之下,美國一旦解除出口禁令,其影響恐“貽害無窮”。
在頁巖油氣革命成功開展后,美國頁巖油產量迅猛飆升,原油總產量持續刷新有數據統計以來的高位紀錄。據EIA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原油日產量為941.3萬桶,雖然有所下滑,但產出絕對量依然驚人!過去三年,美國日均產油增幅均超過100萬桶,為全球首例,就連俄羅斯和沙特兩大超級產油國都難以做到。也正是借助頁巖油產量的推動,雖然美國原油產量仍位居全球第三,但與俄羅斯和沙特的差距越來越近。而同樣高居第四的中國,日產約400萬桶,卻不足美國的一半。
隨著產量的迅猛增長,美國自身的原油供給便得到更堅實的保障。而由于該國煉廠復雜程度較高,對原油需求存在結構性矛盾。重質高硫原油越發引起美國煉油廠的興趣,而輕質低硫的頁巖油,其經濟性卻并不明顯。

在過去的近30年時間里,美國煉油廠加工的原油品質中,API°逐步降低,即原油密度不斷增大。與此同時,原油含硫量則在不斷提高。換句話講,美國煉廠加工的原油品質朝“惡性”方向發展。不過,自2014年以來,勢頭略有扭轉,主要是因為美國本土輕質低硫的頁巖油供應量增加,一定程度上改善煉廠加工的原油品質狀況。
不過,在供給能力不斷提高,而需求卻舉足不前的狀況下,美國市場輕質原油供給已經嚴重過剩,進而導致原油庫存升至80年來的新高。即便是在開工率處于年內峰值的需求旺季,原油庫存仍高居不下。

2014年,在美國日均1700萬桶的原油需求量中,國產原油供應為934.5萬桶,占比為53.4%。進口原油需求814.1萬桶,占比46.6%。進口原油中,以重質含硫原油為主,占比超過55%。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美國原油產量高達940萬桶/天,可完全滿足其國內市場需求,甚至略有結余。那么,當前合計11.55億桶(商業庫存4.6億桶,戰略庫存6.95億桶,管道庫存265萬桶)的原油庫存便是“過剩量”。以日均需求1700萬桶計算,過剩量便可滿足68天市場需求。因此,但從數據層面來看,絕對有理由支持美國解除美國長達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
不過,美國原油出口禁令一旦解除,便宣示著美國在全球石油市場的低位將發生質變。由全球第一大進口國向出口國轉變,立場也將由買方轉變為賣方。那么,全球石油市場的供給將進一步增長。

據EIA公布的月度數據顯示,5月份,全球石油市場日均供應量為9527萬桶,同期需求量為9229萬桶。由此計算,目前全球石油市場日均供給過剩量接近300萬桶!這也就解釋了,為何OPEC秘書長認為,“就算OPEC每日減產200萬桶,也不會影響油價”。更應該注意的則是,目前近300萬桶/天的過剩量當中,尚不包含伊朗核談達成后,即將兌現的新增產出,也不包含伊拉克隨即立刻提高產出的量,更不包含美國出口禁令解除后,向市場新增的供應量。若僅將上述“準增量”考慮在內,當前原油市場每天將多出近500萬桶的供給量!
此外,美國原油出口禁令的解除,除單純的增加供給之外,影響最大的將是全球石油貿易體系的重整!

美國原油出口禁令的解除,將令全球市場新增一大供應增長點。屆時,全球石油市場,將呈現中東、里海、非洲、美洲,供應多點開花的景象。而需求則愈發集中于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所以,全球石油市場的格局已經在調整,而美國放開原油出口將加速格局的重整。未來全球石油市場料將是買方市場,低價競爭現象將在所避免。
此舉將對未來石油市場產生如下幾種變化:
1、原油品質需求將出現結構性矛盾,輕質原油供給過剩,重質含硫原油需求緊缺,原油價格不排除品質倒掛的現象出現。
2、亞太地區將是未來賣方的標的市場,“亞洲溢價”將隨之消失。
3、全球石油市場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利空國際油價。
4、隨著中東、非洲和南美等地煉油裝置的不斷興建與投產,供給過剩將不斷向下游蔓延。(卓創資訊 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