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  資訊 > 向深海油氣進軍,中國準備好了嗎?
向深海油氣進軍,中國準備好了嗎? 2016-11-30 11:11:00

摘要:11月24-25日,由海南省人民政府與中海油聯合舉辦、中辰遠見承辦的2016深海能源大會在椰城海口召開。與會專家均表示,深海能源開發,尤其是油氣資源開發,掌握創新技術才是重點和關鍵。

  11月24-25日,由海南省人民政府與中海油聯合舉辦、中辰遠見承辦的2016深海能源大會在椰城海口召開。與會專家均表示,深海能源開發,尤其是油氣資源開發,掌握創新技術才是重點和關鍵。“深海能源是能源的根本保障,誰先掌握深海能源的開發技術,誰就擁有了國際能源話語權。目前全球開展深海油氣資源開發的國家達到50多個,平均作業水深達到3000米,深海能源開發成為世界各國展示綜合國力的新陣地。”海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毛超峰如是說。

  深水油氣風險難測
  技術是基石也是話語權
  “現階段,我國南海深水勘探主要集中在一些水深300米到3000米的深水區,南海深水油氣田開發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技術,高敏感等特點,目前南海周邊國家每年從南海掠奪開發石油產量多達5000多萬噸,相當于大慶豐年期的年產量,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快南海油氣田開發。”中海油總公司副總經理武廣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數據顯示,南海油氣資源產量占國家油氣總資源的比例超過1/3,其中70%的油氣資源蘊藏在深水。南海海域有用的資源量達780多億噸,包括石油290億噸,天然氣490千億方,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開發南海深海資源,對保障國家安全、建設海洋強國和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深海蘊藏著地球上未認知和開發的寶藏,其深藏海底,風險難測,想得到這些寶藏,必須在深海開發方面掌握關鍵技術。
  國務院參事忽培元表示,我國油氣開采能力一直處于世界前列,特別是“采”的能力。但是在海上尤其是深海領域還是有待提升的初級階段。與會的眾多嘉賓和企業代表都對記者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我國在深水油氣田開發工程技術方面起步較晚,深水工程技術和裝備領域仍與國外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創新技術缺乏不僅僅體現在油氣勘探開發上,還體現在設備核心技術的薄弱。我國深水裝備數量少,類型不全,尚未形成系列化、差異化的深水作業團隊,缺乏具有自主產權的船型設備,海洋裝備的核心技術主要在國外公司手里。”武廣齊對記者說。
  海上復雜的油氣資源特性,以及惡劣的海洋條件,如頻繁的臺風,復雜的海地地形等等,決定了我國的深水油氣田開發將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在低油價的影響下,不斷實現技術革新,降低成本是實現深水油氣田開發,謀劃更好發展前景和維護海洋權益的基石,也是掌握海上能源話語權的底氣。”武廣齊補充道。
  依賴進口,質量存疑
  裝備國產化亟需突破
  發展深海能源,制造業也很關鍵。“但目前制造業所面臨的問題是設備創新能力不強并依賴進口、設備質量問題特別嚴重、資源利用效率偏低和產業結構不合理。”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說,“中國制造要推行‘5+1’,這一個質量特別重要!”
  我國海洋勘探開發裝備的80%左右依賴進口,深海油氣高端裝備比例更高。清華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部主任陳道毅認為,裝備國產化的緊迫需求、國家能源安全的需求和產業升級換代的需求,必須通過創新驅動以降低成本。
  深海油氣產業進入創新驅動的時代。海洋配套裝備的市場規模較大,有可能為過剩產能提供新出路。智能化是彎道超車的捷徑,包括智能制造、智能裝備和智能物聯網。
  “不僅是質量問題,深水裝備還存在材料和制造技術水平較低、產業專業化程度較低,測試認證等配套水平較低和企業規避風險造成采用國產品意愿較低等問題。”陳道毅說。
  多位與會專家表示,雖然海洋裝備近年來是熱點但門檻很高,有些企業根本沒有條件,風險過高沒有回報。應當“術業有專攻”,建立公共海上試驗場和針對配套裝備的試驗場,用科研體制改革帶來的技術革新增強國產設備的質量,從而增加企業運用國產設備意愿,提升國家對海洋裝備國產化的推動力。
  走向深海,我們剛剛開始,雖然已經成功建造了以海洋石油981為代表的一批重型裝備,但深海開發裝備制造、深海海底的礦產資源開發還面臨一系列困難和挑戰。海洋油氣方興未艾,未來前景值得期待。(中國能源報 渠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