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主打廢棄油脂綜合利用的豐倍生物而言,面臨著很明顯的業績可持續難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盡管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達到了49 6
對于主打廢棄油脂綜合利用的豐倍生物而言,面臨著很明顯的業績可持續難題。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盡管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達到了49.62%,但與之對應的,歸母凈利潤增幅卻僅達到了23.51%。
收入與凈利潤增幅不同步的背后,是其盈利能力的連續下降,今年上半年僅為5.75%,同比下降了1.22%,與2024年相比,則下降了0.60%。
綜合來看,該公司的凈利潤率之所以連年下降,與其在政策紅利被連番取消之后,其新型業務面臨著原材料上漲,毛利率進一步下降的困境。
與此同時,該公司在原材料采購上也存在著兩大異常情況,包括向個人采購的廢棄油脂中,近三年的供應商沒有一家重復,換句話說,每年的供應商都進行一輪“大換血”。
此外,上述個人供應商的采購價格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且要高于該公司公布的采購均價。
對于上述問題,電易匯曾通過該公司招股書中所留的聯系方式詢問豐倍生物,但未獲回復。
盈利能力逐年下降
根據官方介紹,該公司是一家廢棄資源綜合利用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以廢棄油脂生產資源化產品,并已經形成了“廢棄油脂—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生物基材料”的廢棄資源再生產業鏈。
不過,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上述招股說明書顯然不符合通俗易懂,簡明扼要,不包含過多專業詞匯的要求。
簡而言之,該公司包括四種產品,生物柴油配方產品,主要用于農藥等領域;工業級混合油,用來生產生物柴油,生物柴油,這兩種產品的關系是,既前者是生產后者的主要原料,但二者可以分別銷售;油脂化學品項目。
而從收入構成來看,在2024年,該公司近四成的收入來自于生物柴油配方產品,后三種產品的收入大概均在兩成左右。
不過,這種變化的背后,也與相應的政策被動有關。
數據顯示,2024年,該公司來自生物燃料的收入同比大降了42.14%。
與之對應的,作為生物材料原材料的工業級混合油的收入卻出現了大增。
而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是出口方面的政策變化,導致境外市場對其生物燃料的需求大減。在這種情況下,該公司退而求之次,只能由原來的出口產成品的生物燃料,轉而去出口作為原材料的工業級混合油。
這種頻繁變動的結果是,該公司的盈利能力一直處于下降狀態,由2022年的7.80%下降至了2024年的6.36%。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則進一步降至5.75%。
持續性疑問
根據該公司公布的2025年前4個月的數據,來自工業級混合油的收入出現了大增,同比增長率410.42%。
不過,從銷售收入地區來看,上述收入的大增的主要貢獻者并非來自境外,而是來自境內。境外的收入相反下降了13.02%,境內的收入則大增192.67%。
這種變化的背后,與其生物燃料收入變化的動因也“曲同一轍”,也是源于政策的變化,主要是對工業級混合油出口退稅取消所致。
不過,數據也顯示,在收入出現大增后,已經與其另一主要收入來源的生物柴油配方產品并駕齊驅后,工業級混合油的毛利率卻一直低位徘徊,今年上半年僅為5.95%,同比下降了1.05%。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5.95%的毛利率還是在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實現的。
根據數據,2025年,工業級混合油的價格達到了6,768.96元/噸,上漲了11.99%。
與之對應的是,該產品的成本上漲更多,達到了13.25%,進一步吞噬了其本就下降的毛利率。
由此導致的后果是,該公司的盈利能力進一步下降。
根據電易匯的測算,2025年5—6月,該公司在這兩個月的營業收入占整體收入的比例為33%,而歸母凈利潤僅占29%,這可能預示著其盈利能力在二季度出現了下降,并且為下半年及其以后年份的可持續性打上了大大的“問號”。(本文為有關豐倍生物IPO分析的第一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