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亞:增強“三種意識”加快建設安全高效的國家電網
2017-01-12 14:25:27
摘要:《黨建研究》雜志第七期發表了劉振亞總經理的重要署名文章《增強“三種意識”,加快建設安全高效的國家電網》。文章回顧了國家電網公司的發展歷程。
編者按:近日,《黨建研究》雜志第七期發表了劉振亞總經理的重要署名文章《增強“三種意識”,加快建設安全高效的國家電網》。文章回顧了國家電網公司的發展歷程,對加快建設安全高效的國家電網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本網現轉載此文,以饗讀者。......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胡錦濤同志強調指出,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始終保持開拓進取的銳氣;要進一步增強公仆意識,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進一步增強節儉意識,始終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三種意識”的提出,內涵深刻,意義重大,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完成執政使命具有重要意義。回顧國家電網公司的發展歷程,我們深深感到,增強“三種意識”,對加快建設安全高效的國家電網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
一、準確把握“三種意識”的深刻內涵
憂患意識是一種清醒的預見意識和防范意識,是一種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當前,我國現代化建設成就喜人,但總體來看,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是我們面臨的兩大任務。增強憂患意識,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新時期國內外形勢所作的戰略思考,是為了提醒和教育全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保持清醒的頭腦,激發銳意進取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黨的宗旨的本質體現。增強公仆意識,是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時刻牢記的準則和工作的依據,也是我們事業蓬勃發展的根本保證。增強公仆意識,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黨的傳家寶。增強節儉意識,既是黨的先進性的重要體現,也是由我國人口眾多、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有限的客觀實際決定的。保持黨的先進性,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節約型社會,迫切需要進一步增強節儉意識,堅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始終貫徹勤儉節約的原則,始終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
增強“三種意識”,是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沒有憂患意識,就不能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激發起開拓進取的銳氣;沒有公仆意識,就無法深入基層、心系民情、改善民生;沒有節儉意識,就不能未雨綢繆、量力而行,實現可持續發展。“三種意識”是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表明了我們黨擔當歷史重任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黨執政的重要基礎。國家電網公司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在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方面承擔著重大責任和重要使命。切實增強“三種意識”,對于我們始終堅持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實現國家電網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的保證作用。
二、進一步深化對我國能源現狀和電網發展規律的認識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黨組堅決貫徹中央的決策和部署,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推進特高壓電網建設,通過技術改造提高跨區、跨省輸電能力,具備了加快發展的條件。但是,由于電網建設歷史欠賬太多,電網結構還比較薄弱,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的風險依然存在。我們一定要未雨綢繆、周密應對,做到防患于未然。未來一個時期特別是“十一五”期間,電網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而緊迫。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充分認識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居安思危,始終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
一要深化對我國能源現狀的認識。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煤炭消費總量居世界第一位,電力消費居世界第二位,但一次能源分布和生產力發展水平很不均衡。三分之二的能源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三分之二的能源需求主要集中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國家電網公司作為電網建設和運營的主體,要站在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的高度,充分發揮電網優化資源配置的網絡功能、市場功能,實現跨地區、跨流域水火互濟,將電能從西部和北部輸送到中東部地區,為促進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加快實現跨國輸電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二要充分認識國家電網公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定位。國家電網公司擁有40萬名黨員、150萬名員工的特大型國有企業,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升國民經濟的整體競爭力,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保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是國家可以直接掌控的應對突發事件和重大經濟風險的可靠力量。切實增強“三種意識”,必須從自身所承擔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責任出發,堅持服務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服務電力客戶、服務發電企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正確處理企業利益和國家利益的關系,始終把維護發展黨和人民的利益作為檢驗工作成效和業績的根本標準。
三是深化對國家電網公司工作的認識。國家電網公司秉承艱苦奮斗、勤儉辦企業的優良傳統,實施精細化管理,經過不懈的努力,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發展質量顯著提高,企業內在素質大幅提升,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明顯改善,公司步入了以科學規劃指導發展的新階段。但是,由于長期制約公司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依然存在,公司發展的整體水平與建設世界一流電網、國際一流企業的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要求廣大干部員工切實增強“三種意識”,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不斷向更高標準看齊,向更高目標邁進,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為建設電網堅強、資產優良、服務優質、業績優秀(“一強三優”)的現代公司而努力奮斗。
三、切實增強“三種意識”,加快建設安全高效的國家電網
增強“三種意識”,就要落實安全責任,把確保電網安全放在首位。電網安全是社會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國家電網公司要認真吸取美國等一些國家相繼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重大社會影響的深刻教訓,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把安全工作始終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用鐵的制度、鐵的面孔、鐵的處理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堅決杜絕發生電網穩定破壞事故、大面積停電事故和人身死亡事故,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穩定可靠的電力保障。
增強“三種意識”,就要推動電網發展方式的轉變,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重點、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國家電網。國家電網公司增強“三種意識”的關鍵,是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把更好更快發展電網放在突出的位置。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較大的能源和環保壓力,我們要從我國國情和電網發展規律出發,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推動電網發展方式轉變,促進能源資源在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開展能源合作、實現跨國輸電,努力緩解能源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要深入總結電網發展規律,切實增強大局意識和緊迫感,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重點、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國家電網,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服務和諧社會建設提供可靠的保障。
增強“三種意識”,就要大力增收節支,提高效率和效益。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是國家電網公司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把節儉意識和艱苦奮斗的精神貫徹到電網建設和公司發展的全過程,積極實施集團化運作、集約化發展、精細化管理和標準化建設,堅持厲行節約、精打細算,防止大手大腳、鋪張浪費,堵塞管理漏洞,杜絕“跑冒滴漏”,建設節約型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強小型基建項目管理,嚴格控制樓堂館所建設。認真執行國家產業政策,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強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意識,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逐步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要將節能降耗的要求貫徹到電網規劃設計、建設運行、技術改造和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建立健全節能環保的電網技術標準體系。特別要將節能、節地、節材、節水技術和設備的推廣應用作為電網建設的硬指標,帶頭創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
增強“三種意識”,就要積極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戶戶通電”工程。電力是重要的生產生活資料,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加快農村電網建設,大力發展農電事業,對于落實統籌城鄉發展方略,促進農村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民增加收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加快農村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家電網公司要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實施“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農電發展戰略,全面實施“戶戶通電”工程。力爭用5年的時間,在已有19個省份實現戶戶通電的基礎上,通過采取電網最大限度延伸等方式,解決約120萬無電農戶、450萬人的用電問題,基本解決公司經營區域內無電戶的通電問題。
增強“三種意識”,就要加強科技創新,加快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國家電網公司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為目標,全面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發揮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作用,提升整體創新能力,加快特高壓輸電、大電網穩定控制等引領世界電網技術發展潮流的前沿技術研究,形成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在電網發展中,要堅持基建與技改并舉,大量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提高電網技術裝備水平,提高電網輸送能力,努力把國家電網建成世界上技術水平最高、運行管理最先進的現代化電網。
增強“三種意識”,就要不斷提高優質服務水平,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國家電網公司經營范圍覆蓋國土面積的88%,服務人口超過10億人。我們必須在服務好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好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一如既往地為廣大發電企業和電力客戶提供優質服務。認真開展“優質服務年”活動,把倡導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員工道德素養和職業素質的基本內涵,以誠信負責為本,嚴格落實員工服務“十個不準”、三公調度“十項措施”和供電服務“十項承諾”等措施,不斷提高優質服務水平。國家電網公司于2006年3月在中央企業中率先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并作為常態機制,每年發布。公司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扶老、助殘、救孤、濟貧為重點的社會福利事業,管好用好國家電網“愛心希望工程基金”、“愛心助老基金”和“愛心助殘基金”,為推動我國社會事業發展奉獻更多的愛心。
增強“三種意識”,就要加強黨的建設,著力改進作風,提高干部隊伍和員工隊伍素質。國家電網公司要在干部隊伍中深入開展“四好”領導班子創建活動,建立健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建設政治堅定、團結協作、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廉政勤政的堅強領導集體。要提高各級干部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增強組織紀律性,不斷提高干部隊伍素質。認真貫徹中央紀委七次全會精神,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把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重點,認真落實胡錦濤同志倡導的八個方面良好風氣的要求,全面加強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干部生活作風建設,在企業內部形成崇尚學習、團結進取,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良好風氣。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貫徹實施《國家電網公司員工守則》,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提高員工隊伍素質。
本文轉載于《黨建研究》雜志2007年第七期,劉振亞署名文章
本文轉載于《黨建研究》雜志2007年第七期,劉振亞署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