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寶:鼓勵保險機構加入“服務企業走出去”隊伍
2016-11-25 10:42:18
摘要:我們希望鼓勵具有良好信譽,豐富從業經驗的商業保險機構加入到“服務企業走出去”的隊伍中,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綜合性的服務,切實幫助企業分散、化解風險,使企業無后顧之憂。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胡衛平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會長張國寶(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發表“中國企業走出去”主題演講(由胡衛平秘書長代讀)。
以下是演講實錄:
在今天這個由中國產業發展協會和江泰國際合作聯盟在上海共同組織召開2015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發布會暨融資與保險論壇開幕之際,這是在我國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構建開放性經濟新體制,實行走出去國家戰略時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我謹代表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對遠道而來的各國朋友,各企業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對于江泰國際合作聯盟全體成員,為此次活動舉辦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我們知道,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的綜合國力確實有極大的增強。在社會主義經濟激烈的競爭中,社會經濟在穩步的發展。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家,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家和第一大引資國家,第三大對外投資的國家,我們國家已經具備了雄厚的走出去的實力,并且已經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極具代表性的擁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群體。經多年國際化的實踐,許多企業已經累計了豐富的海外投資經驗,并為東道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2014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的6128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的投資,全年實現了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的數額首次突破了千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4.1%。加上境外利潤再投資及第三地投資,2014年我國對外投資規模已經達到了1400億美元。超出利用外資的200億美元。也就是說,去年引進的外資是一千二,輸出的是一千四。如果比較到12年以前,即:2002年,我們當時對外投資是27億美元而言,12年間我們增長了將近40倍。可以說取得如此令人很驕傲的成績是全球市場發展的始然,也是世界各國發展的需要。也是剛才沈董事長講的,更是所有走出去企業共同努力的結果。隨著對外投資的步伐加快,縱深化、多元化的趨勢日益顯得明顯。目前,大家知道我們國家企業的足跡已經遍及世界各地,投資的領域從此前多集中于能源投資類的方面,逐步的擴展到了高端裝備制造,商務服務,房地產,以及交通、物流等多門類。同時,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勢頭越來越猛。各地方,地方性的企業對外投資及開展國際合作方面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今天,對外投資已經逐漸成為我國優化產能,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的一條良好途徑。同時,更是提振全球經濟,加強中國與周邊及世界各國經濟交往的重要力量,為營造良好的世界經濟環境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看,我國對外投資也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這個產業仍然處于全球價值鏈比較低端的水平,分布也不太平衡,企業所處的境遇也不太一樣。許多企業躊躇滿志的邁出國門,但是因種種原因不能在東道國生根發芽,做不到可持續發展。這里面確實有各企業自主經營的問題,但是我們在此應該關注的是那些阻礙國家企業對外投資路上集中的期待解決的問題。這里面大概有這么幾個:
1.投資風險的問題。
企業走出國門要謀發展,就進入了一個與國內情況完全迥異的商業環境,生存的模式都應該要做調整或者改變。不同程度,不同表現形式的政治、法律、財稅、融資、勞工等風險,以及人文伴隨著的通途始終伴隨著風險。當前世界變幻莫測更增加了不確定性。再則,各國政治及社會發展程度的不同,異國投資經驗不能搬照他國。有些企業往往存在著思維的慣性,也就是說,按照成功的模式在新的區域進行投資的時候來進行復制,這樣的結果就是失敗了,這些都是不能正確對待風險的結果。
2.融資難的問題。
總體來說,我國當前對外投資融資渠道仍然是比較單一的,辦理的手續也比較煩瑣。現有的以國有政策性的銀行、商業銀行,以及主權基金等主體的融資體系,從現在來看已經不能滿足當下靈活多變的投資需要。特別是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常常因為沒有錢而與商機失之交臂。現在,我國對外投資群體當中,民營及中小企業投資量已經不容忽視。雖然它們不具備有強大的規模效應,但憑借良好的市場嗅覺已經有一部分在海外取得了不錯的進展,融資已經成為困擾這些企業走出去的一大難題。
3.擔保難的問題。
企業要融資,國內就要求必須有擔保。中信保作為政策性保險公司及擔保的額度是有限的,這樣就出現一個現象,許多的企業排不上隊,嚴重的影響了項目的進展。但是這個完整的互補性的對外投資保險體系,在我國目前也還沒有形成。
上述這些問題的存在,將不利于對外投資數量以及質量的提升,也不利于企業海外生存。所以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要重視。本次風險發布會及融資保險論壇舉辦的初衷就是在于和在座的諸位分享和探討諸多問題,希望為企業日后對外投資過程中能夠提供一些幫助。
由于上面講的這些問題和對前面情況的分析,我有以下三點建議:
1.強化風險意識,完善防控體系。
企業對外投資前期一定要扎實的做好調研工作,針對特定的區域及領域要做詳細的分析。要時刻警惕并且把握一手資料,從企業發展的戰略性角度出發,仔細的甄別投資機遇,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切忌盲目跟風,應選擇合適時機進入特定的市場,實現預期的目標。同時,應進一步完善我國對外投資風險防控體系的建設,運用大數據等技術綜合考量政治、法律、財稅等風險的來源,通過政府、企業、第三方服務機構,協會組織間的各種多種反饋渠道來匯總信息,構建符合我國企業要求的風險評價指數體系,為企業投資決策提供一個重要的參考。
2.拓寬融資渠道,加強金融企業對接。
除兩大國有政策性銀行之外,建議國有與非國有的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外投資資金的扶持力度,加大外匯儲備對“走出去”的支持。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源加入到扶幫企業走出去的工作中來,企業應抓住對外投資的大好機會。特別是當前“一帶一路”的建設發展機遇,創造自身品牌、樹立良好形象,積極的尋求與“絲綢之路基金”、“亞投行”的聯系與合作,加強與國內外金融機構的對接,突破融資的瓶頸,尋找一條發展的新路。
3.提高服務水平,發揮保險的作用。
我們希望鼓勵具有良好信譽,豐富從業經驗的商業保險機構加入到“服務企業走出去”的隊伍中,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綜合性的服務,切實幫助企業分散、化解風險,使企業無后顧之憂。同時,希望保險機構不僅在業務上能與國際伙伴開展合作,更應在服務的標準及履行能力上向國際看齊,為企業的防范風險、開展融資等提供及時的有利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主辦方——江泰國際合作聯盟,它是由國內第一家保險經紀公司主導,由177個海外保險經紀人組成,業務已覆蓋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在去年(2014年)就已經為中國走出去的企業提供了很好的風險和保險管理服務,在去年已經涉及到30個國家和地區。所以從這一點上,我建議大家可以特別關注一下江泰公司這樣的一個企業和它的亮點。
我國對外投資之路注定是會越走越寬廣,企業揚帆海外必將勢不可擋。在此,我祝愿各位企業家“國際化發展之路”越走越平順。在世界經濟發展大潮中引領時代,展現中國企業家的風采,為世界經濟發展各國人民福祉貢獻力量,也希望通過今天的會議為各企業海外投資發展提供信息資源方面的幫助。搭建一個相互了解和溝通的平臺,為未來企業國際化的發展提供一個很好的助力。
最后,預祝本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注:本文來源于和訊保險,發表時間是2015年3月19日